01
「甘為人后」,是一種大智慧。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意思是說,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原因就在于它們不是為了自我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存在。 因此圣人先把自己放在別人的最后,反而能夠站到別人的前面;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
這種身處「人后」的做法,意味著摒棄自私,通過成全他人,來成就自己。
「甘為人后」是一種大智慧,更是一種生存之道。
02 職場上「甘為人后」,才能贏得眾人的支持。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人在職場,不管是高高在上的一把手,還是身處最基層的一線員工,想要站得穩,行得遠,都需要「好人緣」,才能一呼百應。
因此,職場上,活得通透明白的人,總是有意識地將別人抬得很高,將自己放得很低,那些光鮮亮麗的東西總是讓給別人,而自己則「甘居人后」。
戰國時期,趙國因有老將廉頗,雖然實力較弱,但用兵得當,在與強秦的對抗中,總能固守陣地,不被打敗。后來,秦國見久攻不下,便使用反間計,讓趙王聽信了讒言,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帥。
得知這一消息后,趙括的母親急忙拜見趙王,懇請他收回命令。
原來,趙括的父親趙奢是與廉頗齊名的名將,他愛兵如子,一旦接受出征的命令,就和士兵們打成一片。在軍營中,由他親自端茶送水侍奉的人就有數十人,以友相待的就有幾百人,每次獲得賞賜,就全部轉贈給士兵,自己不拿一文錢。由此,每次打仗時,士兵們都身先士卒,勇猛無畏。
但趙括卻與之截然相反,他無視部下,高高在上,他把賞賜全部拿回家,以至于和將士們離心離德。
趙括擔任主帥后,在長平一戰,慘遭失敗,四十余萬軍隊損失,從此,趙國再也無法和秦國抗衡,他自己也命喪疆場,貽笑萬年。
這個歷史故事告訴人們,像趙奢那樣無私的人,因讓自己處在將士之后,贏得了衷心擁戴,成就了一代名將的美名。而趙括的自私,成為了殞命的導火索。
所以,職場上,那些把更好的辦公條件讓給下屬,有利益時優先考慮下屬的領導,做工作不僅僅靠制度管束,更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感。同樣,那些人前人后都真誠地夸贊他人,盡一臂之力成就別人的人,哪怕職位不高,也會收獲「厚實」的人際關系網,贏得眾人的支持。
03 事業上「甘為人后」,往往產生「后發制人」的奇效。
人們總是習慣性羨慕和欽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他們的開拓、冒險精神所感動,期盼著自己也能當一回「先鋒」。
然而,「打頭陣」的人,面臨的危險和困難也超乎常人的想象。摸著石頭過河,往往要為未知的風險付出更大的代價。
當他們嘔心瀝血慢慢摸索出一種商業模式,或成功路徑,在還未完善但已經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之后,就成為了眾人模仿和超越的對象。
此時,那些一直「甘為人后」的人,就成為了「趕超者」:他們不必再走彎路,也不會受制于已有發展思路的限制,他們長期累積起來的實力,能夠幫助他們順利繼續往前走一步。
也許,就是這小小的一步,就已經足夠讓他們得以立足,并穩穩地占據一個全新的市場。
所以,那些「甘為人后」的人,并不是傻,而是善于等待,就像潛伏在水中的鱷魚,在盤算著如何靠近獵物的那段時間里,他們一直「悄無聲息」,只為找到一個最佳的角度和切入口,一旦時機來臨,便果斷出擊,一舉制勝。
04 生活中「甘為人后」,才能收獲暖暖的愛意。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又說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其實,就是警醒人們,與家人相處,甘愿成為那個「在后面」的人,就讓整個家,有了穩穩的基座。
曾經看過一篇很火爆的文章,講述女主角自己和丈夫的婚姻愛情故事。
男女主角如同《人世間》中的周秉義和郝冬梅一樣,男主角來自貧民家庭,會干活,會疼人,妻子來自高干家庭,公主脾氣,嬌蠻傲慢。
起初,女主角一家人都覺得覺得男人就是個攀高枝的仆人,除了甩給他一堆家務活,從來不把他當親人,至于對待他的家人,更是從不提起。
但男人總是樂呵呵地,照顧著和妻子的小家,也照顧著妻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那個大家庭。到最后,岳父母臨死前,把房子單獨留給了男人,還告誡子女,要好好償還這份恩情。
歸根結底,就是男人甘愿做妻子背后的依靠,也愿意做兄弟姐妹的依靠。在他的操持下,弟弟妹妹相繼成家立業,因為他的寬容大度和重情重義,誰家都和和睦睦,一大家子抱團取暖,一家幫一家,日子越過越紅火。
而男人的煙火氣,世俗氣與妻子家里所謂的高雅、脫俗形成鮮明對比,妻子的兄弟姐妹各過各的,親情觀念淡薄,似乎只有男人主廚,一頓風味十足的家宴,才能讓大家聚在一起。
最后,女主角終于意識到,她正是因為嫁給了這樣一個男人,才有了幸福的一生,才感受到了親情。
是呀,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是家庭幸福,婚姻美滿。只要與一個摯愛自己的人相守一生,甘愿做一個處在背后的人,又有什麼關系呢?
05結束語:
人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會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與旁人無關。
所以,懂得讓自己「處后」的人,只管付出自己的真心、善良和溫暖,而不去計較回報有多少。
唯有如此,才能愈發淡定從容,才能無懼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