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為什麼你的眼妝總是顯臟不精致?保姆級畫法技巧快收好

前段時間,有一個萬年素顏的小閨蜜,她終于開始學畫眼妝啦!!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畫完眼妝之后,發現 和別人精致的眼妝兩模兩樣的。眼影越畫越臟、暈染不開、眼皮積線、眼線歪歪扭扭、睫毛結塊,整張臉顯得好廉價……

想要眼妝干凈自然不顯臟, 以下幾個問題千萬要注意

1.眼影輕色彩重結構

眼影的作用

是不是有很多新手寶寶都覺得,像下面這種色彩豐富的眼影才叫化妝?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那些畫的好看的眼妝,你就會發現, 眼影的結構遠比顏色更重要

眼影不是色彩的堆疊

一款漂亮的眼妝,除了可以讓眼睛看起來更有神,還能 根據不同眼型改善眼睛形狀

所以,眼妝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眼型去畫,而不僅僅是眼影色彩的堆疊。日常畫眼妝時,要注意 「輕顏色、重結構」

眼影注意「輕顏色、重結構」

眼影的選擇

看到好看的眼影盤就買買買,但是 買回家發現無從下手,這大概是很多姐妹的日常吧~

建議新手姐妹選擇 顏色簡單大方粉質好暈染的眼影,經典百搭的大地色系就是不錯的選擇~

眼影的畫法

眼部打底涂抹于眼部,既可以 讓眼皮膚色更均勻,也可以 增加眼影的飽和度,同時還能起到一定 防脫妝的效果,讓眼妝更持久。

如果沒有眼部打底,也可以 用遮瑕來代替,之后用散粉定妝,保證眼周摸起來都是滑的就可以上眼影。

眼部打底之后,用散粉定妝

這里可能會有姐妹會問:畫眼妝前 一定要用眼部打底嗎?不一定!

每個人的 眼部出油狀況不同,愛出油或者是眼皮眼皮褶皺比較多的女生,一定要做好眼部打底。

愛出油或眼皮褶皺多,注意做好眼部打底

如果不用眼部打底,很 容易會出現眼影結塊的問題,也更容易脫妝!

眼影的暈染方法有很多,漸層暈染法、煙熏暈染法、結構繪畫法,這里主要講一講 「縱向漸層暈染法」,新手也很好上手。

這種畫法可以 讓整個眼睛看起來更圓,適合想要改善本身眼型偏長或者強調圓眼妝效的人。

縱向漸層暈染法

眼影的顏色在眼瞼上呈現 從下往上、由深至淺的顏色變化,使眼睛更顯深邃、更有神采!

從下往上、由深至淺

選擇一把扁頭眼影刷,蘸取少量淺色眼影, 從睫毛根部慢慢地往上暈染,讓眼影形成睫毛根部深、邊緣顏色淺的漸變。

從外眼角慢慢暈染至內眼角

暈染下眼瞼眼影時,選擇一把較小的眼影刷, 從外眼角慢慢暈染至內眼角。注意外眼角位置范圍略寬,顏色略深; 越靠近內眼角范圍越窄,顏色也越淺

眼影暈染過渡自然

加眼影層次時,可以選擇較小的眼影刷, 同樣從睫毛根部向上暈染;第二層眼影與第一層眼影 做好銜接,過度暈染自然

大部分新手姐妹都會遇到 畫眼影顯臟的問題,這里要記住一點: 畫眼影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手法上可以 先點壓、后自然暈染,簡單易上手。

先點壓、后自然暈染

蘸取眼影之后,注意要 抖掉一些余粉再上眼,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下手過重的問題。

遇到顯色度不高的眼影,可以根據需求多涂幾遍;如果是那些顯色度高的,一旦下手過重,就很難補救了……

2.眼線自然流暢

眼線畫太粗,很容易就變成單眼皮了,而且 妝感很重

我們可以 把眼線畫細一點,細細的眼線會讓眼睛更清澈有神, 妝感也更顯高級~

用棉簽抬起上眼瞼,再刻畫眼線

棉簽抬起上眼瞼,露出睫毛根部,用眼線筆刻畫內眼線,增加眼睛的神采;

眼尾眼線自然拖出

再用眼線刷 將外眼線自然拖出,眼線尾部由深至淺自然消失,非常自然不容易翻車。

分段式畫眼線

新手 不要試圖一筆就畫完眼線!你可以沿著眼皮畫出眼頭、眼部中間、眼尾三部分的眼線,然后再連起來,眼線畫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及時處理掉落的眼影

化妝過程中,如果有掉落的眼影, 注意及時清理,妝面才會更加干凈高級。

3.睫毛纖長卷翹

睫毛處理的好,眼睛瞬間放大,還超級有神!自己 本身的睫毛一定要夾翹,夾翹后眼睛瞬間就變大了。

選擇適合眼型的睫毛夾, 分三段夾睫毛。先緊貼睫毛根部重復夾4-5次,睫毛夾向上翻,夾中段和梢部,注意每個部位都要重復夾4-5次。

分三段夾睫毛

眼頭和眼尾的睫毛相對難處理一些,可以用睫毛夾 「旋轉」著夾,這是讓睫毛開花的秘訣。新手寶寶也可以用 「局部」睫毛夾處理

夾睫毛示范

如果你的睫毛比較短,想要睫毛更翹,那就 只夾睫毛根部,會顯得睫毛更長更翹。

選擇纖長型睫毛膏

有些姐妹一刷睫毛就結塊、蒼蠅腿,你可以嘗試 把睫毛膏換成纖長型,而不是濃密型。

刷睫毛膏之前,先在管口 刮走多余的膏體再刷更自然,也可以用紙巾把睫毛刷上多余的膏體擦掉,有效 避免蒼蠅腿或者刷不均勻的問題。

睫毛齊刷刷網上的刷法,不容易結塊

刷睫毛時,可以試試這種 齊刷刷往上的刷法,不僅會讓睫毛更加纖長,而且刷完之后是根根分明的, 不容易結塊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 「眼妝干凈自然不顯臟的技巧」,你都學會了嗎?記得一定要多練練手,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化妝方式!

用戶評論

2023/6/2 6: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