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行為懶惰窮一代,思維懶惰窮三代。如果窮得心安理得,那麼你注定一輩子都窮。
一個人想要改變貧窮的命運,首先就要擺脫「心窮」。
只有心靈富有了,才會真正把「窮根」連根拔起。
為人處世,有三種窮人思維會不自覺地毀掉你,要趁早改正。
第一,見不得身邊的人好,不希望熟悉的人比自己過得好。
人性里有很多惡,最致命的是見不得身邊人好。
他們不愿承認別人優秀,總認為別人的成功存在貓膩。
對于那些優秀的人,他們有一種來自骨子里的不屑和輕視,還找各種借口為自己的無能辯解。
有個同事,大家都叫他勢利眼,因為她見不得人好。
有一次公司組織聚餐,聊到了晉升的另一個同事,大家都稱贊他頭腦很靈活,肯鉆研。
這個勢利眼立馬插了一句:那是有人在幫他,而且我聽說他進來是有關系的。
話一出口,氣氛瞬間降到零點。
這也不是第一次說別人了,在她眼里,一個事業有成的女性背后,一定有干爹;別人業績好,因為起點高,有關系。
《東邪西毒》里有句台詞:「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嫉妒。」
有些人為了防止身邊人發達,會在暗地里算計,關鍵時刻擺你一刀。
殊不知,這種狹隘的思維,會導致個人停滯不前,只能在自己所局限的小世界里笑看人生。
曾看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你相信什麼,才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才能成為什麼。」
的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雙贏才是最高境界的贏,也是成就自己的最好辦法。
第二,別人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還想占。
生活中,常能聽到有人說:「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他們為了占得一絲便宜絞盡腦汁,一旦得逞就沾沾自喜,忍不住想要更多。
在人際交往中,這種人抱有「我比別人聰明,我就混得好」的想法,自持聰明。
曾看過這樣兩則新聞:
上海一年近六旬的女子隔三差五從上海乘坐火車前往蘇州。
但為了省下往返的車費,她在5個月內惡意逃票118次,詐騙鐵路票款共計2537元。
面對民警的詢問,她交代,每隔幾天都會從上海到蘇州吃湯圓。
無獨有偶,家住無錫的楊某在上海上班,每個月都在兩地間往返20多次。
但為了省錢,楊某用自己和親人的身份證各買一張旅途兩頭的區間票,這樣每次可以少付40元錢。
就這樣,他先后逃票480次,累計「節省」兩萬多元。
當記者問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行為犯法時,他回答知道,但依舊想占便宜。
也有朋友分享過這樣一件小事:
有一次去看電影,有人提出一次買電影票,之后說一張68,大家都給她微信轉了賬。
之后,她拿票說怕被擠散,要幫大家一起驗票。
后來人太多,她才不情愿地才把票分給我們,結果票上寫著售價60。
人們常說:「占小便宜吃大虧」。
事事想占便宜這種弱者思維,只會讓一個人失去奮斗的動力。
更關鍵的是,即便貪得一時之利,也會將自己未來的路越走越窄。
第三,眼光總是盯著錢,一切都以錢為出發點。
這也是人際交往中一種典型的底層思維,殊不知,一個人越想的是錢,越是賺不到錢。
其實很多時候,賺錢不是最終目的,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了,錢會自然而然地來。
褚時健75歲時剛出獄,王石前去拜訪,詢問褚老打算做什麼,褚時健回答承包一座山種橙子。
王石詫異,便詢問橙子掛果收獲得等幾年,褚老說得七八年。
正常人的思維是75歲了,創業將近10年才看到結果,是不是該放棄了,但是褚老堅持下來了。
「褚橙」火了之后,有很多人前去拜訪,尋找致富之道。
褚老說:「我八十多歲還在種橙子呢,你們到底急什麼啊?」
言外之意就是, 別想明天就富,好事多磨。
人定勝天,一個人只有心性安定的狀態,才能生出大智慧來。
向錢看不如向前看,向前看才能有「錢賺」。
向前看就是做人,向錢看就是做事,只要人做好了,賺錢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