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其實不是智商,而是應對拐點的辦法。
人生都是充滿曲折的,而每一次曲折的點,便是拐點。
那些已經成功了的人,當初負債累累,落魄到連親人都瞧不起的時候,面對拐點,依舊能夠積極應對,用自己的思維與心態去解決問題,最終成了如今的成功人士。
而那些已經自暴自棄的失敗者,負債累累,落魄到連親人都瞧不起的時候,面對拐點,往往是對自己冷嘲熱諷,然后不知所措,最終徹底沉淪。
拐點是必然存在的,而你應對拐點的辦法,決定了你未來的成就。
今天這篇文章的分享,正是想幫你更好的應對拐點。
沒錢沒人脈時,不妨學習猶太人「修橋」的故事,富人看破不說破
哪怕環境再惡劣,也阻擋不了猶太人人才輩出
眾所周知,猶太人飽經苦難數千年,各種被排擠、打壓,這樣的生存環境,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每天用盡力氣最多只能活下去了,還想什麼成為人才。
但猶太人卻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人才輩出。
身價3360億美元的白手起家頂級富豪洛克菲勒
身價711億美元的「股神」巴菲特
二十世紀的數學巨人—— 約翰·馮·諾依曼
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
還有很多有名的人物都是猶太人,我在這就沒一一列舉了。
這一切的一切主要還是因為猶太人面對逆境時的思維, 他們的思維能夠讓他們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仍然做到「有錢又有才」,如果你處在負債累累,落魄到連親人都瞧不起的狀態下,我堅信,猶太人的思維也一定能幫到你。
有這樣一個故事: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在一個貧窮的山莊里,計劃準備要修路脫貧,于是村長就找來村里的兩個年輕小伙子大牛和阿力,告訴他們有兩個賺錢的機會:一個是修橋建路的工具,一個是一摞書,需要時間去摸索賺錢的機會。阿力選擇的是修橋的工具,而大牛選擇的是一摞書。
不久后,便開始建設施工了,阿力非常的勤奮,每天都有一定的收入,他自己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施工的老板也很看好阿力。而大牛則每天都待在家里看書,家人非常不解,會時不時地抱怨他:你看看人家阿力都已經賺錢了,還有機會升職,就你整天悶頭在這看書!
一年以后,阿力做這份工作賺了不少錢,還為家里蓋上了新房子,周圍的鄰居都很羨慕,還想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而大牛走出家門總會聽到各種議論他的聲音。
三年后,山莊里的路修好了,大家的生活都變得富裕了起來,阿力和大牛的生活也有所不同。因為橋建公路鋪好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阿力的這個崗位了,之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也因為大手大腳的花錢習慣逐漸減少;而大牛的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由于公路修好了來往于兩地車實在不少,大牛就在離橋2公里外修建了一座加油站,不管刮風下雨,只要有車輛行駛,大牛都會有錢收。
這便是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大牛有長遠的眼光,忍受暫時的貧窮,努力提升自己,但是最后卻能夠通過腦力來賺取屬于自己的財富;而阿力選擇的短期利益,雖然在一段時間內能夠獲取利益,先人一步,但是卻不長久。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2點啟示:
1、要有長遠的眼光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關鍵不是一開始的起步有多麼快,而是要看誰能夠堅持到終點,。因此,當面臨人生的選擇時,不要只看眼前的一點利益,而是要有長遠的目光,就像故事當中的大牛一樣,他沒有選擇能夠一時賺到錢的工具,而是選擇了一摞書,因為他知道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者。
2、學會忍耐
成功的道路上總是孤獨又艱難的,在所有人都對大牛進行非議的時候,大牛沒有進行反駁,而是仍然堅持自我,默默地看書學習,最終他通過自己的智慧不費力氣的能夠賺取財富。生活中我們需要的就應該學會利用閱讀,學習智慧去選擇長久的發展,從而在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