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和努力到底誰重要?我一直以為努力更重要,但讀了猶太智慧我才明白,雖然他兩都重要,但選擇還是稍稍重要那麼一點, 那些真正賺到大錢的人,一定是在正確、合理的選擇上努力的人。
猶太人的起點非常低,四處漂泊,還被人欺負打壓,更慘痛的經歷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猶太人并沒有一蹶不振,反而越來越出色了
在他們的種族中,誕生出了像 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馮·諾依曼等對人類進步有巨大貢獻的頂級人才,而在福布斯富豪榜上, 前50名,猶太人也足足占了10個位置。
猶太人這些年一直在努力,但并非埋頭努力,而是做了很多合適的調整與選擇才讓他們有了如今的逆襲。
為了搞清楚這里面的秘密,我仔細研讀了猶太智慧來源《塔木德》,找到了猶太人的提醒,想賺大錢?牢記3個心法,比埋頭努力更管用,這里的心法代表著他們的選擇與調整,請你一定仔細閱讀,很關鍵。
不是所有人的錢都要去賺
猶太人會把人群分類,在合適的人群身上投入大量精力去賺錢。
比如比起男人,猶太人更喜歡賺女人的錢,為啥?
金錢的實際擁有者其實是女人,別看很多男人似乎在事業上做得比女人好,可他們的錢最終還是要給到女人手里。
你可以仔細看看現在的那些商品,包括戒指,鉆石,服裝,耳環等等,很多都是為女人設計的。
表面看,是女人的錢好賺,其實猶太人這個做法的本質是把個人資源集中在最能創造價值的事情上,這點也是我們需要明白的,無論做什麼事,千萬別埋頭努力地追求全面,想著每件事,每個方面都做好,而要適當地放棄一些東西,找到回報相對好的口子,深耕下去,這樣才能賺大錢。
比如你是一個銷售,如果想要做成銷冠,每個客戶你都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去接待,這是一個基本尊重,但后續投入的精力對象,一定要是那些有錢,很想買車的人。
那怎樣判斷哪些事與人值得我們投入大量精力呢?
分為兩個標準,
第一:需求是否匹配
第二:資金是否充足
比如你是賣房的,來了一個有錢,但根本沒買房想法的人,這種人就不值得你投入大量精力。
如果來了一個沒錢,但想買房的人,這種人也不值得投入大量精力。
但來了一個有錢又有需求的人,盯著他別放就行了。
人生的每個方面都可以用這個原則,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錢。
區分生活與工作
會享受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創造生活
第二個心法便是區分工作和生活。
猶太人哪怕在四處漂泊的時候,也在努力區分著生活與工作。
一個人的生活絕對不能太單調,因為人有一種審美疲勞的心理,如果高頻率的做一件事,哪怕最開始很喜歡這件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越來越厭惡這件事。
如果高頻率的工作,單從喜歡的角度來看,我們會對工作越來越厭惡,這個時間不用十幾年,可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就夠了,你的人生可是有幾十年,后面的工作就不太好處理了。
再從效率的角度來看,人其實也和機器一樣,持續工作一段時間是需要保養的,如果不保養,對機器來說,效率會越來越低,很快就會壞了,人也是如此,才工作幾年,你身上各種毛病都出來了,接下來的職業生涯根本就沒法很好的渡過了。
所以任何一個在工作的人,只靠埋頭苦干的工作是沒用的,都要懂得區分工作和生活,這樣才能持續賺到大錢。
那區分原則是什麼呢?
原則:休息有規律且完全隔絕
你可以每工作一個星期,接下來的一整天都不接觸工作,也可以每天都給自己留2小時不接觸工作,但這個享受生活的休息時間一定要有一定的規律,不要一會兒1個月休息一次,一會兒每天都休息。
除此之外,在休息的同時,要和涉及到工作的任何東西完全隔絕,比如工作用的筆記本電腦、日歷等等。
借勢與自己一個層級的人
第三個心法便是借勢借勢與自己一個層級的人,剛看到這個觀點時,說實話,挺顛覆的,不是說要結交高端人脈嗎,怎麼就變成了借勢與自己一個層級的人了呢?
其實只要你仔細思考會發現,真正能幫到你的并非什麼高人,而是和你一個層級的人,甚至是比你層級低的人,這能讓你更可能賺大錢。
站在大佬的角度來說,他憑什麼給你借勢?他還想著去找比他還大的大佬借勢呢,哪有時間與你折騰,所以很多時候你看似得到了聯系大佬的方法,其實根本沒啥用,別人沒時間理你。
但一個層次的人,或者更低層次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更愿意與你對話,愿意在你身上花時間,你們之間便有更多合作機會。
比如你在工作上遇到了某個問題,問級別高一點的人,可能隨便忽悠你兩句就懶得和你說了,但問工齡差不多的同事,他可能會與你一起探討、思考某個問題。
一個埋頭努力的人,可能只知道努力的去結交大佬,一輩子下來,或許有了不少聯系大佬的方法,但都沒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借勢與自己同一層級的人也很簡單,各取所需就行了,你想要他幫你什麼,你就幫他他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