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會覺得,獨生子女家庭是幸福的,生育成本低,家庭支出少,孩子可以得到父母全部的愛,有更多的陪伴。
但是老了才知道,多子女家庭跟獨生子女家庭的本質區別,很現實。
一:獨生子女抗壓能力差
八十年代出生的這一批獨生子女,曾經有個特別的稱呼,叫作草莓族。意思是他們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是就像草莓一樣,抗壓能力很差,受到一點壓力就會崩潰。
獨生子女從小就是眾星捧月般的長大,父母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的愛全部給了他,生怕他受到一點委屈。
他們的生活環境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長輩們已經幫他們解決了所有的風險和困難,給了他們最安穩的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他們從來沒有受過委屈。
但是走到了社會上之后,別人并沒有照顧你的義務,也不會遷就你的小脾氣。
溫室中的花朵到了外界的環境中,即使只是普通的風雨,也會成為他們心中的龍卷風。
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人緣更好
獨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比獨生子女更會為人處事。
獨生子女,從小就是在父母長輩的疼愛中長大的,他們不需要去考慮別人的情緒,因為他們就是家庭的中心,凡事都是以他們為先。
這也就養成了他們自我的性格。
他們不會分享,因為他們的生活中不需要分享,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他們不會察言觀色,因為身邊所有人都會順著他們的意思,他是絕對的主角。
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對于這些人情世故就會敏感很多。
因為他們從小生長的環境中,會有兄弟姐妹爭寵,他們必須要敏銳地感知到父母的喜好,才能更討父母的喜歡,得到更多的資源 。
在多子女家庭中,他們最早學到的事情就是分享。
所有的資源都是要分給幾個孩子的,他們會具有分享的意識,也更會保護自己的利益。
三:獨生子女養老負擔更大
茨威格說過,命運所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明了價格。
對于獨生子女來說,兒時享受到的優待就是命運的禮物,在長大后贍養父母時辛苦,就是這些禮物的價格。
多子女家庭的養老是分擔式的,幾個兄弟姐妹一起贍養父母,遇到事情有商有量,互相照應。
獨生子女的養老則沒有這樣的好運,他們一個人要照顧起兩個老人,一旦老人生病,經濟上的壓力自不用說,更多的是精力上的捉襟見肘。
他們既要應付工作,又要兼顧家庭,還要牽掛著老人,并且身邊沒有可以為他們分擔的兄弟姐妹,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不過是先甜后苦和先苦后甜的區別而已。
人生是公平的,該承擔的責任誰都不會少,該得到的回報也總會到來。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處境,過好自己的人生。
END